|
所谓的贷款5级分类,是怎么划分的?1998年,中国人民银行制订了《贷款分类指导原则》,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,即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: 正常、关注、次级、可疑、损失,次级类、可疑类、损失类为不良贷款。 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,没有不能按时偿还的贷款。要点特征: 1)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政策,经营效益良好,主要财务指标和现金流结构合理; 2)借款人还款意愿强,在银行和他行还本付息正常,信用记录良好; 3)担保完整有效,保证人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正常,抵/质押物完好无损。 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本息,但存在一些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,继续发展下去将可能影响债务的偿还。要点特征: 1)本金和利息虽尚未逾期,但借款人有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嫌疑; 2)借新还旧类贷款; 3)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资金; 4)借款人拖欠利息、本金、分期还款脱期、垫款; 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,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息,贷款本息损失预计一般不超过60%。要点特征: 1)借款人拖欠利息、本金、分期还款脱期、垫款91天至1年(含)的贷款。 2)借款人恶意逃避银行债务,本金或者利息已经逾期。 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息,即使执行担保,也会造成损失,本息损失一般不超过90%。要点特征: 1)拖欠利息、本金、分 期还款脱期、垫款1年以上; 2)借款人已严重资不抵债,经营严重亏损,现金流量严重不足; 3)贷款会发生较大损失,但由于存在借款人抵(质)押物处理、未决诉讼或未终结执行等因素,损失金额不能确定。 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,本息仍然无法收回,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,这类本息损失预计一般在90%以上。要点特征: 1)借款人和担保人已经依法宣告破产; 2)借款人被依法撤销、关闭、解散,并终止法人资格; 3)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供执行,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后,银行仍无法收回的贷款。 实际上,银行一般都是通过征信报告对借款人的个人风险等级进行评判,一旦被归类为不良贷款,后果可想而知。因此,保护好个人征信,按时还款、不逾期不做,申请贷款时就能获得好额度。 上一篇“我的条件很好,怎么贷不了款?”下一篇身份证为啥不能丢 |